行业新闻
公交场站变迁,让城市脉动更顺畅
发布时间:2014-08-30 来源:深圳候车亭厂家/金属栏杆厂家/深圳智慧公交站台生产商/楼梯栏杆/护栏厂家/深圳新亚金属
24日下午5时,在市区金港花园小区附近,一座造型复古的新式公交站台前,不少市民正在安静候车。站台的立柱花窗等外观设计采用仿古造型,古朴大气,站台前设置栏杆,增加了乘客上下车的安全系数。
为进一步发展公共交通,提升中心城市的形象和品质,提高市民候车的舒适度,提升公交服务水平,我市将公交场站和站台改造提升建设列入中心城市民生六项工程。
公交车“多级跳”,促进城市“血液循环”
公交优先是一个城市保护环境、节约资源、缓解拥堵的不二法宝,其实质是百姓优先。
一辆辆公交车对老百姓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出行工具,也是对城市变迁的见证。昔日市区公交运营班线少得可怜,车身破破烂烂,夏季坐车犹如蒸桑拿,根本无法满足市民夜间出行的要求……
1999年,市区只有4条公交运营线路。班次少、车辆破,成了那时很多市民对宿迁公交车的印象。近年来,我市加大公交车的投入力度,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。
2010年,新增90辆;2011年,新增64辆;2012年,新增80辆;2013年,新增80辆;2014年,新增140辆……
从新增、更换公交车辆开始,市民实实在在地体验到了公交给出行带来的便捷和方便,期盼多年的空调公交车也成为市民出行的新伙伴。
惊喜还不止于此。2011年3月,市区3条夜班公交线路正式开通,市民第一次搭乘夜间公交车出行,极大方便了广大市民夜间出行需求。
如今,市区现有城市公交线路33条,里程达580公里,拥有城市公交车403辆,城乡客运车辆317辆。市区城市万人拥有公交车9.4标台、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75%、公共交通出行分担提高至15.7%。
“扮靓”公交站台,让城市光彩照人
如果说公交车是城市流动的名片,那么公交站台则是城市的“脸面”。
近年来,随着中心城市人口逐步增长,我市城市公共交通也步入了发展“快车道”,公交车的数量逐年增长,公交出行的理念也一步步深入人心。
而作为“脸面”的公交站台也成为改造提升的一大亮点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老式的公交站台已经无法满足市民的出行需要。2013年,我市启动中心城市核心区公交站台改造提升工程,计划两年内分步改造中心城市核心 区339个临时站牌和老旧公交候车亭。到去年底,已累计完成核心区72个港湾式公交站台。2014年,我市将对符合条件的31处站台进行港湾式改造。
据市交通运输局运输管理处城乡公交科科长刘浩介绍,由于我市初期道路建设没有考虑港湾式停车,中心城区其余点位受道路狭窄、周边建筑物等因素影响而无缘港湾式站台改造。
市民高刚说:“之前宿迁的站台没什么特点,如今新式站台古朴典雅,让人眼前一亮。”
目前,我市“数字公交”已建成,市民可通过网络、电话查询公交信息。全市超过700辆公交车全部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,市民和游客出行可随时通过网络、电话、街头的电子站牌等了解乘车线路和车辆运行情况,享受到“数字公交”的便捷。
建设公交场站,
给公交车一个家
完善的公交场站支持,是公交线路安全快捷运营的保障。然而,在市区特别是晚上,部分公交车只能在街头“风餐露宿”,公交场站建设已成为制约宿迁公共交通发展的一大瓶颈。
市公交公司营运管理部负责人张健介绍,目前市区公交场站缺乏,部分公交车只能在路边临时停靠、发车,公交调度人员和公交驾驶员休息和就餐条件比较艰苦,夜间车辆安全问题难以保障。
了解到此困境后,市政府将公交场站建设纳入中心城市民生六项工程。截至目前,义乌商贸城公交枢纽站和园博园公交首末站已建成;洋河火车站公交枢纽站和苏州 路公交首末站基本完成内部装修;水景公园、运河文化城公交首末站正在进行内部装修;雪枫公园公交枢纽站拆迁已经完成,由于土地手续没有完善,至今未开工。
此外,列入2014年建设计划的7个公交首末站(果园、项王故里、环城北路、职教中心、五指山路、综保区、中青),宿豫区职教中心公交首末站正在开展施工 招标工作。果园、中青、五指山路、综保区公交首末站因站址位置偏僻、地形不规则、面积小等原因,施工图设计无法达到规范要求,因此审查时未通过,也无法移 交给各区实施。项王故里公交首末站重新选址,现与规划部门对接,初步规划在淮北明珠西北角,占地约50亩,规划红线尚未确定。环城北路公交首末站由宿城区 纳入商业综合体同步建设,目前也尚未开工。
“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公交枢纽站(首末站)建设推进力度,协调规划、国土、住建等部门简化办事手续,督促各区加快工程进度。”刘浩说。